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廉石文化 > 廉洁文化
高级搜索
陆绩与“廉石”
来源:苏州市纪委宣传部    发布时间:2015-05-28

苏州古城内文庙府学明伦堂前有一巨石,赭色花岗岩质地,天然朴实。石面正中刻有“廉石”两个大字,左下方落款:“赐进士弟,文林郎巡按直隶苏松等府监察御史河南胙城樊祉立,弘治九年,岁在丙辰夏六月吉旦。”这样一块看似普普通通的石碑,却承载着一段1700多年前郁林太守陆绩为官清廉、为民造福的真实故事。

一、石碑主人:汉末郁林太守陆绩

“廉石”本无字。据史书记载,东汉末年,吴郡(今苏州)人陆绩任广西郁林太守期间,为人正直,为官清廉,勤政爱民,轻徭薄赋。他将中原长江流域的一些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引入当地,造福一方,深得百姓爱戴。

少年孝亲,才识过人。据《三国志·吴志·陆绩传》载,陆绩六岁时随父在九江拜见袁术。袁术拿出橘子招待他,陆绩揣了三个在怀里,后因跪拜辞别而将橘子掉了下来,袁术好奇地问:“陆郎作客还要藏橘于怀?”陆绩跪着回答:“打算带回去给母亲吃。”袁术对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大为惊奇。陆绩孝母的故事被元代郭居敬编入《二十四孝》中,名为“怀橘遗亲”。陆绩少年聪慧,才识过人。孙策占领江东后,在吴郡的张昭、张郃、秦松是他的上宾,他们一起讨论关于当下四海尚未太平,须当用武力来平定各地,当时陆绩因年少,所以坐在最后面,他在远处大声说:“从前管夷吾为齐桓公的相国,九合诸侯,一统天下,不用兵卒战车。孔子有言:‘远方之人不归服,则修治仁德招顺他们’。现今讨论的人不务求怀取道德的技术,而只是崇尚武功,我陆绩虽是年幼无知,但还未能安心。”听到少年陆绩的回答,张昭等人对他的见识深感惊异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陆绩传》中是这样描述长大后的陆绩的:“及长,绩容貌雄壮,博学多识,星历算数无不该览。”此时,年长于陆绩的东吴名臣虞翻,襄阳的庞统都因为陆绩才识而和他结为朋友。

出守郁林,造福一方。建安五年(公元200年),孙权继兄孙策事业,统领东吴。公元208年,孙权任陆绩为奏曹掾,后转任郁林太守,加偏将军,命他统领士兵二千人,出征岭南,夺取并镇守郁林郡。郁林郡地处岭南边远穷困山区,土地广袤,气候炎热,病菌蔓延肆虐,疫痢流行,环境十分艰苦。陆绩到郁林后,带领民众筑固郡城,修水利,挖水井,经常跋山涉水巡视各县,体察民情,轻徭薄赋,减轻疫情传播,为当地百姓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,深得百姓敬仰和爱戴。郁林百姓出于对陆太守的热爱,把陆绩开凿的井称为“陆公井”。五代时,当地南汉判史刘博古推崇陆绩“怀橘孝母”之道,遂在井边栽橘,称之为“橘井”,当地人又亲切将此井叫“怀橘井”。

罢归无装,巨石压舱。陆绩任郁林太守多年,为官公正廉洁,两袖清风。任满东归时,沿郁水(西江)东下,出珠江口,再取海道返苏城,山高水长,古道难行。因陆绩一家行装简朴,船轻不胜浪,难以入海航行,陆绩就让人搬取岸边一块巨石压船,这才得以起航,平安渡海,返回故里。回到姑苏后,陆绩舍不得丢弃此石,便将其置于临顿里北端旧宅庭院中,起名“郁林石”。《新唐书?陆龟蒙传》载:“陆氏在姑苏,其门有巨石,远祖绩尝事吴为郁林太守,罢归无装,舟轻不可越海,取石为重,人称其廉,号‘郁林石’,世保其居云。”正是这块无名的“压舱石”,被后人敬称为“廉石”。

二、以石敬廉:从“郁林石”到“廉石”

由于长期繁忙的军政事务所累,加上郁林山区的瘴厉之气所侵,陆绩的身体日渐受损,卸任回苏不久就病逝,年仅三十二岁。之后,陆绩舍宅建宝光寺,石留寺内,后又被遗弃荒野。明代苏州状元吴宽在《廉石记》中写到:“盖当汉末,吴郡陆公绩仕于孙氏,为郁林太守。相传泛海归吴,舟轻恐覆,取巨石为装,盖其廉如此。公家娄门之内,临顿里之北。石留民家,至今犹存而埋没土中,仅露其背,过者犹能指而称之曰:‘此汉陆公郁林石也’然未有表识之者。”由此可见,随着岁月的变迁,陆绩与“郁林石”在吴中百姓中仍有较大的影响力。

据《廉石记》载,明弘治九年,朝中监察御史樊祉到苏巡视,听闻陆绩其人其事,大为感动,便对苏州知府史候简说:“先哲遗物,固宜表识,且有可以风历乎人者在。顾其石僻在东城,非官吏朝夕瞩目之所,其为埋没等耳。吾将有以置而立之。”于是吴县知县邝璠、长洲县丞王伦命人招来役夫,将巨石移到了闻德坊(今察院场)北察院的东侧。樊祉亲题“廉石”二字,命匠人刻于石上,将“廉石”放置于碑亭之中,以警示百官廉洁。从此以后,“凡过而视之者,其廉士固然欣然摩挲爱玩(抚摸喜欢),以益励其操。若夫贪者,将倇首赧颜(低头羞愧)趋而过之,有不动心而改行者,尚得为人类也乎?”至此,“郁林石”有了“廉石”的美名。

清康熙四十七年,陈鹏年出任苏州知府,在他撰写的《廉石铭》(并序)中,叙述了把“廉石”移至苏州文庙府学的经过。序载,陆绩归无长物,舟轻以此石镇之,此石最终成为先贤的遗物。今江苏巡抚于准大人重修苏州文庙府学,而新建的明太守况公祠即将完工,我想把“廉石”碑移到况公祠一侧,况公(况钟)为廉官,如此廉与廉相称,这样二公的美德可以让世人缅怀和传承。此石虽然微不足道,但它可以救治愚顽,规劝儆戒世人。于是,陈鹏年命人把廉石移到苏州文庙府学况公祠前。

三、打造品牌:“廉石”的当代之韵

一尊其貌不扬的“廉石”,一件郁林太守陆绩留存于世1700年的遗物,体现的却是巨大的优秀历史文化价值。如今,“廉石”完好无损地屹立于吴中大地,已成为一种廉政文化的符号和象征,成为当代廉政教育的一座历史丰碑。

作为一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积淀的历史文化名城,苏州有着深厚的吴文化底蕴。该市注重把优秀历史文化与当代廉政教育有机结合。2008年8月,成功将“廉石”申报为全国首个廉政文化注册商标,赋予了“廉石”新的时代内涵。围绕陆绩与“廉石”的故事,提炼出“廉俭、厚德、正义、民善”的“廉石”精神,持续推进以“廉石”品牌为引领的廉政文化建设,积极打造勤政廉政的政治生态和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。先后建立了“廉石”官网、“廉石声音”官微,在《苏州日报》开设了“廉石专版”,电视台开设了“廉石视点”专栏,创办了《廉石杂志》、开发了全市领导干部“廉石”手机报等。近年来,该市持续推出“廉石之光”党风廉政宣传教育“十大行动计划”,先后开展了“廉石之光”廉政微电影(微动漫)征集、“中国梦廉石颂”廉政书画征集、“廉石之韵”勤廉歌词歌曲征集。今年,又进一步聚焦主业,突出全面从严治党,结合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,开展“守纪律讲规矩”教育和“廉石之光”“微言博语话廉政”、‘学、思、践、悟’大家谈”、廉政好新闻评选等系列活动,强调把纪律立起来、严起来,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。“廉石”已成为苏州廉政文化建设的一张“金名片”。

 (张劲雷)